舞台艺术如何打造更多“爆款”?
发布日期:2024-09-24  浏览次数:1057

随着《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新龙门客栈》等“爆款”剧目的涌现,舞台艺术的“出圈”与“破圈”近年来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艺景观。9月20日,由北京市文联承办的2024北京文化论坛“舞台艺术的出圈与破圈”专业沙龙在北京湖广会馆举办。中外专家学者围绕舞台艺术如何打破传统边界和在多元传播环境中寻找新的增长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出圈”与“破圈”就是要走出“舒适圈”

  “2019年春节以后,《永不消逝的电波》开始修改演出,表面上看是观众的‘破圈’,是舞台艺术的‘出圈’,实际上是舞剧本身走出了自己的传统观念。”中国剧协顾问、著名编剧罗怀臻认为,“出圈”与“破圈”需要艺术家的勇气,因为要走出“舒适圈”,“这个‘舒适圈’不是个人的‘舒适圈’,而是这个艺术门类的‘舒适圈’”。在他看来,舞台艺术的“出圈”、“破圈”现象反映了当下演艺界的艰难转型,包括作品从赛场向市场转型,从习惯的演出空间、演出方法向多形态、多元化的演出空间、演出形式转型。他认为,“在融媒体时代,艺术工作者要拥抱新科技,思考新科技,不断在新科技下复活最古老的、最不可替代的、最纯粹的传统文化”。

  “‘出圈’是时代对创作者的倒逼,逼着我们要改要做。”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看来,舞台艺术的“出圈”与“破圈”,一方面是观众对艺术的高层次需求,刺激了创作者进一步提升创作水平,促进了艺术作品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是新的技术和传播形式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进一步丰富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也扩大了艺术的受众范围。“技术是为了艺术而服务的,艺术也因为技术不断地扩充内涵和外延。”他认为,“破圈”是内驱力,今天的艺术家如何用观念去“破圈”,需要练好“内功”,包括文学修养、艺术修养,“如果艺术作品是为了‘出圈’而‘出圈’,为了‘破圈’而‘破圈’,就违背了艺术创作的初衷”。

 

  坚持“守正创新”是“出圈”与“破圈”的根本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院长、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滨梅认为,舞台艺术“出圈”作品的共性,首先是创新性,比如越剧《新龙门客栈》,用时代的审美重新解读经典武侠故事,将不同文化元素乃至表演手段进行跨界融合创新;其次是共鸣性,“出圈”作品往往能够精准捕捉社会话题,引发共鸣;再有就是数字化传播,从而实现了革命性的演变和拓宽。在她看来,不管如何“破圈”“出圈”,万变不离其宗,根本还是要坚守艺术本体,“《新龙门客栈》可以打破舞台框架、可以重塑经典故事,但保留着最纯粹的越剧唱腔”。

  在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舞台监督李东看来,“出圈”与“破圈”始终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的核心就是要守住本体;创新就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艺术和经典的内容,需要进行当代审美的转化和当代消费方式的转化,只有这两个转化完成之后,才能赢得观众认可”。李东认为,舞台艺术需要技术的加持,“把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力等抓住之后,所有的技术都会变成翅膀。但是不能本末倒置”。

  “能够感动观众,才算得上是成功的作品。”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副校长、培训与戏剧课程中心主任基留什金娜·马琳娜表示,要不断追寻戏剧艺术的根源,“我们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和经典,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她认为,要学会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相协调,让新技术能够服务于人类、服务戏剧界。

  “‘出圈’和‘破圈’是对‘两创’接地气的诠释。”在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看来,任何一门舞台艺术创作观念的更新都是随着社会发展而跟其他的姐妹艺术不断融合借鉴,进而逐渐打破固有的圈层禁锢。“‘破圈’的过程是艺术家和制作者在尊重艺术本体的基础上,遵照艺术发展的规律,去相互借鉴、破圈、跨界、融合。”他认为,技术在艺术创作环节当中不能喧宾夺主,“如果忽略了演员对人物形象的创造,就意味着其不是戏剧的本体。戏剧的核心是人,戏剧的对象也是人,要通过演员表演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

栏目:特别关注

作者:陆尚  来源:中国艺术报

  按分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