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文化”到“众文化” 与杭州滑稽艺术剧院“艺”起奔富!
发布日期:2024-09-05  浏览次数:134

记者 厉玮 通讯员 赵羽 文 受访者供图

一树春风千万枝,文艺惠民满杭城。深厚的文脉基因铺就了杭州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城市底色,赋予了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万千可能。

去年3月,杭州滑稽艺术剧院与下沙街道合作打造“文艺共富站”,这是杭滑首个提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常驻根据地”。

何为“文艺共富站”?在杭滑院长董其峰看来,文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变量”。“我们让文艺的力量下沉到基层,与杭城的街道、社区、乡镇共建共享,一同打造百姓家门口的精神家园。”如今,这样的“文艺共富站”已覆盖杭州下沙街道、西兴街道、瓜沥镇梅林村三片文化沃土。

一堂堂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一次次春风化雨的专业培训,一场场全民参与的文艺演出……一年多来,在文艺院团专业力量的带动下,“文化共富站”不仅让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更从“送文化”“种文化”转变为“秀文化”,“文艺悦民”的因子正活跃在杭州各个社区和田间地头。

这是“我们的舞台”! 越来越多的群众走到聚光灯下

“老师们好,我是来自中沙社区的戏曲爱好者蔡萍,今年61岁,唱越剧10年了。这次,我想加入寻韵梨园戏曲社!”最近,在下沙党群服务中心,2024年度社团招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去年春天,杭滑在下沙街道挂牌首个“文艺共富站”,为街道提供家门口的惠民演出、节目定制辅导、文艺骨干专业培训、非遗社团活动、非遗传承讲座等“一站式服务”。

一年多来,在杭滑团队的专业指导下,下沙街道的各个艺术社团在更新重组后焕然一新,形成包括戏曲、合唱、模特等艺术形式在内的九大社团,更精准、更全面地向抱有极大热忱、具备艺术特长的基层文艺人才敞开。各大社团携手杭滑优质的文化资源进行培育共创,定期邀请业界专家、文艺大咖开展辅导、教学、讲座活动,对社员的表演和创作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

“近年来,我们街道一直致力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培养了一批草根的文艺骨干与文艺团队。但由于文化人才专业度较低、艺术资源难以调动等原因,众多社团一直面临人气低迷、活动单一的问题。”下沙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属文艺院团的加入,“快、狠、准”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现在街道社团的师资力量不仅有国家一级演员、老百姓熟知的本土笑星,更有一些优秀的‘00后’新鲜血液,可以针对不同社团的特点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辅导,让居民们能够真正地学有所得,打造作品。”

2023年,下沙街道入选浙江省文化强镇。同年11月,下沙街道举行“红领钱潮·夺旗竞跑”美丽社区大比武决赛,由杭滑“文艺共富站”团队一对一培训辅导的10支社区队伍登上决赛的比武擂台,以舞台演绎的形式讲述社区故事,展示时代风采。从文艺爱好到文化自信,如今,这些怀揣着舞台梦的普通人在聚光灯下大放异彩。

“好看,爱看,多来!” 杭城老街绽放时代新颜

“汤大姐、阿贵、阿六头,都来了!”今年年初,在“韵味源头 富美西兴”年俗文化节中,杭滑为西兴群众送上了一份热热闹闹的“艺术年货”。寻古迹、集福章、看表演,市民游客们在大运河畔享受了一场曲艺与民俗融合的非遗盛宴。

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大家近距离感受滑稽戏、莲花落等喜闻乐见的本土非遗节目,杭州小热昏更是以快闪的形式回归到市集人群,在欢声笑语和人间烟火中讲述西兴故事,让观众扎扎实实过了一把“穿越瘾”。

去年8月,杭滑与西兴街道共同打造“蝶变西兴·文艺共富站”,倾力打造一个多层次、立体式、覆盖全域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其间,无论是送戏下乡的惠民演出、定制创作的主题作品,还是“文艺大咖说”的非遗讲座、西兴老街vlog的拍摄宣传,都获得了当地群众的好评和赞赏。“好看,爱看,多来!”笑语盈盈中,大家都有了实实在在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哈啰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西兴老街!”在“富美西兴”系列打卡vlog中,杭城知名笑星“两沈一汤”“阿峰”齐助阵,让市民游客们不论在线上还是线下,都沉浸式感受到西兴老街的别样韵味。互联网的广泛传播,更是激发了西兴老街文旅融合的新动能,吸引着更多游客走进西兴,爱上西兴。董其峰表示,这一幅幅精神共富、美好生活的幸福图景,正是“文艺共富站”的深远意义。

“1+1>2”的双向奔赴

文化特派员激活“一池春水”

“我会说上海话、苏州话,还有绍兴话!舞台语言,只有走进群众才有生命力。”火热七月的一天,在西兴过塘行码头专题陈列馆,杭滑95后青年演员陈辰绘声绘色地说起各地的方言。与此同时,在萧山区瓜沥镇,杭滑非遗办干事章群也正行走在夏意正浓的梅林村,走村访企开展一系列文化调研活动。

今年6月,杭州向基层乡镇(街道)派出了首批40名市级文化特派员。在“亲上加亲”的缘分下,杭滑两名特派员分别被派驻到两个“文艺共富站”所在地——西兴街道与梅林村,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开启了“1+1>2”的双向奔赴。

“别看文化特派员是一个‘兵’,背后可是一支文化‘战队’。”在董其峰看来,文化特派员不仅需要派出单位的文化供给作为支撑,更需要更广泛、更深入的资源联动,来带动文化服务的“下沉”。 “接下来,我们派出单位要进一步思考该如何整合市、区和街道的资源,以‘文艺共富站’为根据地,助力文化特派员把‘送服务’‘种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更大。”

眼下,杭滑两名特派员正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内涵和群众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业务培训、阵地管理提升、文化品牌打造等工作。陈辰打算融合当下年轻人喜爱的“音乐快板”,根据西兴当地的民俗和特色创排曲艺节目,并让社区居民也参与到表演中来。章群则聚焦瓜沥镇拥有的13个传统非遗项目,在“未来乡村”的概念下展开一系列文化创新工作。

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文艺共富站”正是杭州以艺术赋能精神共富、绘就群众美好生活画卷的一个缩影。一项项“沾泥土”“带露珠”的文艺活动让社区、乡镇“火起来”,一粒粒新时代的文化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今后我们还会积极与更多街道、乡镇展开深度合作,不断探索‘文艺共富站’的创新模式,高质量助力基层文化服务共建共享。”董其峰希望,温润的文艺力量能在杭州市民的幸福图景中行远至深。“我们想做的,就是为老百姓打造一个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精神文化家园。”

来源:杭州日报

  按分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