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庭
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和根基,是提升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当前,在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中,演艺新空间文化产业新型业态将为我国的文旅消费及其衍生经济的稳增长提供重要抓手。
演艺新空间是大中型专业剧场之外,散布于相应的城市辖区、适合举办特色演艺活动的公共文化空间。其特色在于追求以演出为中心的文化体验,借力打力,追求利用现有资源建立便捷的文化消费场景,以受众为中心实现精神共富;能够盘活存量经济要素,发挥带动文旅深度融合的衍生经济体系优势,并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面对演艺新空间发展的窗口期,把政策发力点适当向前移,抓紧出台实施相应的国家标准政策举措,重视演艺新空间新兴业态的产业布局、配套政策与管理,将在一些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演艺新空间能够积极创新文旅内需,拉动周边经济链条,高效助力“稳增长”。二是,演艺新空间新型业态可以充分整合、盘活存量的闲置或低效公共空间资源,在文化创新的基础上实现高效集约经营。三是,面对庞大的新生代文化消费群体,应尽早占领演艺新空间这一重要的文化阵地。四是,演艺新空间主动下沉基层的业态形式与内容,将就地就近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共富,助力解决以往文化资源配置不充分不均衡等问题。
上海市于2019年率先出台《户外演艺新空间营运标准》,同时出台了《申请上海演艺新空间授版实施办法》《关于加快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支撑性政策。
上海率先将眼光瞄准演艺新空间,试图结合自身优势和各个空间的特点,探索全新的艺术表达。演艺新空间兴起的目标,是将上海逐渐打造成一座开放式的大剧场。然而,空间只是一个物理形态,真正能够让观众认可与消费的,必须是优质的演艺产品。比如,以弄堂老建筑为实景,以充满城市记忆和烟火气的生活街区为舞台,《阿波罗尼亚》《南唐后主》《粉丝来信》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音乐剧既叫好又叫座,市场与社会效益双丰收。在这种良性循环下,越来越多上海专业剧场开始转换思路,使许多闲置场地成为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演艺新空间。在演艺新空间的及时补充与带动下,上海市的演出市场正在形成两个维度,即专业剧场与演艺新空间。专业剧场重在打造精品演出,演艺新空间则倾向于拓展更丰富的艺术可能性。两者是阶梯的关系,能够共同优化城市的演出生态,协力拉升文旅消费的信心与数据,不断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添砖加瓦。
目前,我国许多历史文化禀赋深厚的城市,正致力于打造包括文旅消费在内的消费中心城市。在完成这一目标的进程中,这些城市拥有众多打造演艺新空间的空间资源、人力资源、金融资源、文旅资源,以及更为广泛的消费链条与产业集群。过去人们进剧场就是看演出,演出结束就离开,但现在许多演艺新空间提供了多元的一站式文化消费,让人群停留得更久,促成更多消费。此外,演艺新空间的出现,对于艺术本体来说,不仅是空间的变化,也意味着新业态、新场景和新的运营思维,折射的是新时代对艺术的跨界扩容、内容与空间、观演关系以及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探索。对城市来说,艺术成为空间活化的重要抓手,丰富盘活了多种空间资源,这也是文化艺术赋能城市发展的体现。
在推进文化中心城市、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中,不同空间建筑形态、多样态的沉浸体验所建构的演艺新空间,体现了我国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创新探索的精神。伴随着演艺新空间在文旅消费市场的成功实践,应当看到,目前尚缺少国家层面在这一领域的调研课题、政策措施、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由重点城市优先推出示范性政策。为此,笔者建议:在行业标准上,由权威机构尽快研讨出台关于演艺新空间的行业标准与指导意见。在审批流程上,应尽早出台促进演艺新空间发展的支持政策。立足于新业态发展的若干新特点,打破既往在金融、税务、市场监督、消防、公安、物业管理、文旅管理等审批、监管环节上的壁垒,形成与之适应的一站式审批、一体化管理。在主管机构设置与协调机制的建设上,可由相关主管部门牵头,构建有效的跨界协调机制,高效组织协调实施相应的政策、标准与制度,保障演艺新空间业态的长期稳定发展。
此外,在业态的可持续发展上,可通过产业扶持、市场环境打造、演艺教育发展、版权保护、法律和政策机制完善等,畅通演艺产业创意、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产业链条,构建演艺产业创新驱动的协同机制与良好生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演艺新空间的内容创作生产和运营管理。在产业构建与城市支持保障上,支持充分利用工业遗址、老旧厂房、商场、写字楼等,为演出企业提供更多创作空间和演出空间;引导和支持建设“艺术商圈”,引导大型商业购物中心、主题饭店酒店、体育设施等充分发挥演艺消费的溢出效应。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上,发挥科技赋能作用,促进新技术在演艺新空间内容创作领域的应用,提升数字化创作、传播和营销能力。
总之,演艺新空间是符合城市特征、贴近时代生活,具有人文温度、思想深度的新型演艺业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全新方式。演艺新空间应多维发展,努力开拓,走出各类型城市演艺繁荣发展的新路子,为积极扩大经济内需、深入践行文化强国战略做出创新性的贡献。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