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众雅玩”到“国潮新宠”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1561

  近年来,越来越多戏曲院团开始拥抱数字智慧舞台,利用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营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虽然兼具雅俗共赏的特性,但却面临难以实现大众普及的窘境;面对当代流行文化的大潮冲击,不少剧种亟待破解“曲高和寡”“传承艰难”“观众老龄化”等难题。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这一古老艺术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实现从“小众雅玩”到“国潮新宠”、从“圈内演绎”到“大众风尚”的华丽蜕变。

  那么,传统戏曲如何搭上数字快车,实现“逆风翻盘”?这一变革之路又将如何影响戏曲的当代传承?面对机遇与挑战,戏曲艺术在创新传承的道路上不断生成种种“解法”与“打法”。首先,以直播短视频等数字平台为载体,实现流量“入圈”;其次,以AI修复、沉浸式表演等数字技术赋能,实现内容“出圈”;最后,以优质内容创作与互动体验升级优化,实现良性“圈粉”。这一“入圈—出圈—圈粉”的发展路径,正是数字时代戏曲传承发展的转型逻辑之所在。

 

  从小众圈层到大众突围:戏曲国潮化的流量“入圈”解码

  近年来,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数字平台正成为戏曲“出圈”的新阵地。2022年抖音戏曲直播数据显示,全年开播超80万场,吸引超25亿人次观看,覆盖231个剧种。在抖音发起的“谁说戏曲不抖音”活动中,京剧名家王珮瑜展示京剧老生开怀大笑、阴笑、冷笑、暗笑等不同笑法,吸引超13万人录制短视频互动;越剧演员陈丽君凭借《新龙门客栈》“雌雄莫辨”的古偶气质风潮“圈粉”无数;有着66年历史的黄梅戏老剧团在抖音开播3个月,便收获近60万粉丝,点赞超过300万……在短视频传播中,一批戏曲演员实现了从“圈内名角”到“全民偶像”的身份转换。

  解码数字平台为戏曲“入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当代年轻人的注意力相对分散,更倾向于碎片化、快餐式的文化消费,而短视频、直播等新形式迎合了年轻群体“短平快”的审美喜好,为戏曲注入了时尚表达。2023年度抖音演艺直播数据显示,黄梅戏、越剧、豫剧等多个剧种在平台上备受欢迎,基层晋剧演员也颇受关注,主播1.2万场,场均票房同比增长379%。另一方面,传统戏曲观演往往存在一定门槛,容易形成小众圈子,而社交媒体独特的互动性、即时性提升了观演体验,打破了戏曲爱好者与“圈外人”的壁垒。在直播间,弹幕、评论、打赏等参与式设计让观众跨越时空,与演员实时互动。据统计, 2023抖音戏曲直播中仅关于“什么戏?”的评论提问就达12.2万次,这种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观演体验,打破了“台上台下”的界限,让更多人参与到戏曲欣赏中来。

  可见,数字平台以迎合年轻人审美的表达方式、沉浸式的参与体验,以年轻人的语言讲好故事,在创新中实现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为戏曲插上了时尚的翅膀,实现了从小众圈层到大众市场的突围。

 

  AI修复“经典”:看数字技术如何让传承新生

  今年初,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联合腾讯发起的“当科技遇见戏曲之美”活动拉开“中国戏曲文化数字焕新行动”的序幕,展现了数字技术赋能戏曲传承的巨大潜力。通过AI修复技术,昔日的老胶片在数字技术的“魔法”中焕发新彩,梅兰芳等戏曲大师的珍贵表演影像重获新生,再现了一代宗师的风采。与传统人工修复相比,AI修复在效率、精度、一致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为大规模影像修复提供了可能。

  以20世纪50年代的戏曲片《天仙配》修复为例,AI模型通过学习人物面部特征,重现了五官细节和皱纹、发丝的生动质感。《花木兰》《古城会》等经典剧目也通过AI修复,再现了鲜活的艺术形象和情感表达。据悉,在“中国戏曲文化数字焕新行动”中,首批修复的50部作品涵盖京剧、昆曲、越剧、川剧等10多个剧种,体现了AI修复在戏曲影像数字化传承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数字技术为戏曲影像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开辟了新途径,它不仅为抢救、修复濒危胶片提供了高效手段,也为戏曲研究、教学、普及提供了丰富、立体、鲜活的数字化资源。随着智能算法的不断优化,AI修复有望在色彩还原、声音修复、情感分析等方面实现更多突破,为经典戏曲呈现全新的数字化形象。正如梅兰芳先生所言:“移步不换形”,戏曲艺术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戏需易代,人当自新,在科技与艺术的交相辉映中,数字修复正在推动戏曲经典焕发新的生命力,让传统艺术在当代绽放“青春律动”。

 

  沉浸式观演升级:打造现象级戏曲“爆款”IP

  沉浸式体验通过多感官参与,调动观众的情感与认知,营造“在场”的临场感,这与戏曲追求的“以情带景,以景渲情”的意境不谋而合。而沉浸式舞台恰能放大这种互动效果,将观众“带入”戏境,实现情感与意境的共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戏曲院团开始拥抱数字智慧舞台,利用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营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以新编越剧《新龙门客栈》为例,全景式舞台打破“两厢式”界限,让观众化身“剧中人”近距离互动。先进的舞台机械和多媒体技术,营造出变幻莫测的奇幻江湖。据统计,《新龙门客栈》这几年已演出超140场,非传统越剧观众占比高达70%,收获空前的口碑与人气。沉浸式舞台正在重塑观演想象,展现出其在吸引多主体观众、拓展影响力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事实上,戏曲院团借助数字科技,开创智慧舞台新范式,或许将成为未来戏曲演出的“标配”。如京剧《梅妃》运用6DoF技术让“惊鸿舞”360度呈现;昆曲《牡丹亭》用全息投影营造梦幻意境;孪生数字人“梅兰芳”在虚拟舞台复活经典唱段;秦腔虚拟数字人“秦筱雅”带给大众关于秦腔的新认知……当虚拟与现实无缝切换、当历史与现实有机融合,一场酣畅淋漓的视听盛宴跃然眼前,令人目不暇接。

  有别于银幕的隔离感,数字技术打破了观演的“第四面墙” ,营造出身临其境之感。在这个“魔幻的空间”里,演员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都无比立体鲜活,仿佛触手可及;观众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时而化身“穿越者”探寻情节、时而与虚拟形象互动对话,实现情感与意境的共鸣。可以说,随着观演新范式的发展,智慧舞台以沉浸式、体验式的观演模式打造出现象级戏曲“爆款”,实现了对多元受众的吸引与留存。

 

  传统与时尚交互:从“出圈”到“圈粉”路上的守正创新

  纵观数字时代戏曲生存图景,从直播短视频到AI修复、从智慧舞台到虚拟形象,科技正以“微观美”撬动市场、以“全景式”叙事彰显内涵、以“媒体融合”开拓疆域……曾经高门大户的“雅玩”,正走向千家万户的“新潮”;曾经小众的文化符号,也成长为叫好又叫座的“国潮icon”。这种变革远非单纯的“媒介改变”,而是一场“范式革命”,催生新的审美趣味,重构新的观演关系。

  然而,戏曲数字化转型仍面临诸多挑战:数字表达可能导致内容同质化、低俗化,考验着如何在碎片化传播中彰显戏曲内涵与品格;智慧舞台虽为观演插上“科技翅膀”,但高昂成本对院团运营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升级观演体验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多方协同解决;数字技术虽为戏曲传承开辟新路径,但并非唯一出路,在守正创新中如何坚守戏曲独特价值,避免媚俗、娱乐化,也急需正视。

  “出圈”只是起点,“圈粉”才是目标。从“出圈”到“圈粉”,需要在内容创新、行业发展、人才培育等多个维度精准发力。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传统、面向当代,在守正创新中实现思想内涵与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从而实现戏曲内容的精准触达。二是要顺应戏曲行业发展趋势,加快构建数字化产业生态,推动内容、平台、技术、消费等各环节协同发力,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三是要强化戏曲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熟悉戏曲、理解科技的复合型人才,为戏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总之,在这场变革中,既要保持文化自信,又要勇于变革创新;既要让传统“活起来”,又要在当代“火起来”。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升戏曲的文化价值、社会效益和行业效能,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者郭克俭系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路系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讲师)

作者:郭克俭 黄路  来源:中国艺术报

栏目:观察

  按分类浏览